• SG·亚洲胜游

    CN / EN
    当前位置:
    首页
    >
    新闻中心
    >
    党建文化
    党建文化
    玻璃设计院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,践行党史学习教育要求,做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。3月2日和3日上午,玻璃设计院党支部开展了主题当日活动——参观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,支部按小组分两批次组织参观。
           作为毛泽东及家人唯一在上海长时间生活过的地方,展馆内保存着丰富的珍贵资料和文献。在“探寻真理”展区,一套1938年版红色《西行漫记》定格在了第183页,上面清晰地写道:“到了1920年夏天,在理论上,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,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,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。” 这是1936年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•斯诺采访时,所说的一句话,展示了毛泽东坚定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。1919年至1920年,毛泽东三次来到上海,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送行,而他本人却留在了国内。在一楼展区,党员们在一封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书信前驻足凝视。“他是幸运的,能得到我的爱,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!”这段话是杨开慧与毛泽东1927年分离后所写,距离杨开慧牺牲只有10个月的时间,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毛泽东深深的爱恋及思念。然而这份手稿,是在1982年工人维修杨开慧故居时,在杨开慧卧室后墙的砖缝里发现的。当时,毛泽东已经去世,他终究没能收到爱妻沉甸甸的思念。通过瞻仰这些书信和聆听讲解,党员们深刻体会到,毛泽东、杨开慧之间最真挚、朴实的情感,以及这样一个革命家庭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。
           上海毛泽东旧居位于威海路583弄(原公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),是一幢二楼二底、砖木结构,坐南朝北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,2017经重新修缮后,还原了建筑本体风貌,馆内运用图、文、物互融的详实展陈,以及声、光、电、影像等互动手段,为我们追忆峥嵘岁月、传承红色基因、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精神洗礼。
           通过参观,党员们进一步了解了毛泽东在沪的家庭生活和革命足迹,为毛泽东的忠贞信仰和家国情怀所深深感动。